我想, 很多人跟我一樣早就不看台灣的新聞了。但是隨著新聞台不斷的播送, 甚至在各台都會出現的跑馬燈, 我們不得不去看, 媒體到底說了什麼。
既然不看不是辦法, 我們就來試著了解, 他們到底做些什麼。
台灣媒體太像政客, 講的是片面的證據, 政治新聞這樣也就算了, 社會新聞也這樣就實在令人難以接受。最近PTT在吵一篇小新聞, 【甄選入學 窮學生難進台大】, 內容大致是說, 因為甄試多元, 低收入人家子兒無法學才藝, 導致差距更大...。因為實在感覺很不好, 我就去PO了篇這樣的文章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恕刪
http://www.moi.gov.tw/stat/main_1.asp?id=2624
內政部的資料說 低收入人口佔總人口1.0%
再加上
根據用斯坦福-比奈智力量表和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兩種標準化智力量表測驗結
果﹐都表明來自較高經濟地位(如父職為專業人員或半專業工人)家庭的兒童得到較
高的IQ分數。一般說來﹐專業人員和無技術的普通工人家庭的子弟之間IQ的差別達
15分左右﹐不過一些研究者發現﹐這種經濟地位與IQ間的關係在2歲之前並不顯著
﹐從2歲開始則越來越明顯。
(擷取自 http://163.24.155.45/newlib/cpedia/Content.asp?ID=5278 )
我不認為台大0.1%的低收入戶和甄試制度有什麼絕對的正相關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其實我也不想吵, 只是覺得媒體從來不把母體或是能比較的基準拿出來看, 只是片面的說今年一千個學生只有一個低收入戶這樣的事, 就想把責任推到甄試身上。台灣的媒體一直在做這樣的操弄, 到底有什麼好處。
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是不上網的, 他們的資訊來源幾乎都是電視, 所以媒體控制他們, 順便控制民意, 進而控制政治, 所以政客跟媒體同流合污, 互相利用。可悲阿。
- Apr 14 Sat 2007 14:11
台灣媒體的片面證據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